Word Foundation
分享此頁面



物質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永遠無法相遇。 兩人中的一個必須消失; 兩者都沒有地方可容納。

唉,唉,人皆擁有阿賴耶,與大神合一,擁有了阿賴耶卻無濟於事!

你看,阿賴耶如月,映在平靜的波濤上,小事大事都映照著,映在最微小的原子裡,卻不能到達眾生的心。 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夠從這份禮物、學習真理的無價恩惠、對現有事物的正確認知、對不存在的知識中獲益!

——寂靜的聲音。

WORD

第1卷 六月1905 在。 9

版權所有 1905,HW PERCIVAL

物質

正如這個詞所暗示的那樣,“實體”是位於其之下或處於其下的東西。 實體所蘊含的或所代表的,就是顯化的宇宙。

古代雅利安人使用的“mulaprakriti”這個詞比我們的“物質”這個詞更完美地表達了它自己的含義。 “穆拉” 意思是根, “原質” 自然或物質。 因此,Mulaprakriti 是 自然或物質的起源或根源。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使用物質這個詞。

物質是永恆的、同質的。 它是一切表現的源頭和起源。 物質有可能將自己與意識認同,從而成為意識。 物質不是物質,而是物質產生的根源。 物質永遠不會被感官所顯現,因為感官無法感知它。 但通過冥想它,心可以進入實體狀態並在那裡感知它。 感官所感知到的不是物質,而是物質的最低運動的細分,以及它們的各種組合。

物質意識自始至終都存在。 物質中永遠存在的意識就是自我運動。 自運動是物質通過其他運動表現出來的原因。 物質始終是相同的,但通過宇宙運動轉化為精神物質。 精神-物質是原子的。 精神物質是宇宙、世界和人類的開始。 由於運動的相互作用,精神物質被轉化為某些狀態或條件。 一種實體變成了兩種實體,這種二元性貫穿於整個顯現時期。 從最精神的到最物質的循環的向下弧線,然後回到宇宙運動。

精神與物質構成了存在於所有表現形式中的兩個不可分割的對立面或極點。 在第一次脫離實體時,精神-物質表現為精神。 它向外或向下的第七個移動是我們的粗物質。 物質是實體的一個方面,它被自身的另一極(即精神)移動、塑造和塑造。 精神是物質的一個方面,它移動、激發和塑造自身的另一極,即物質。

在其向外或向下的運動中,曾經是實體的東西,但現在是二元性的精神物質,通過綜合運動被印記,並被賦予方向、衝動和命運,從較低的王國到人類。 如果精神與物質是平等平衡的,那麼它就會將自己等同於自我運動,這是意識實體的最高表達,並且是不朽的、實體的和神聖的。 然而,如果心靈或分析運動未能達到平衡並與自我運動相一致,它就會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不斷重複的內捲和進化階段。

每個身體或形式都是其上方原則的載體,反過來又是其下方身體或形式的告知原則。 精神發展在於物質從低級到高級的轉變; 每件服裝都是反映或表達意識的載體。 成就的秘訣不在於建立並依附於身體或形式,而在於僅將載體視為實現所有努力的最終目標(意識)的一種手段。

一團泥土的意識與世界救世主的意識沒有任何不同。 意識無法改變,因為它是不變的。 但表達意識的載體是可以改變的。 因此,物質的物理狀態和形式無法像佛陀或基督的外衣那樣反映和表達意識。

宇宙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無限的時間裡來來去去,以便物質可以從最簡單和未開發的狀態發展到盡可能高的智能程度:從一粒沙子或自然精靈,到大天使或宇宙無名神。 物質作為精神物質轉化為形式,以及精神物質進化為物質的唯一目的是:獲得意識。